民兵严格按照战神的战术打法、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他们知道射击能力低下,袭击一次足慰平生,再打一轮那是找死,按照命令直接撤离。
他们完成了战神赋予的使命,待机摧毁,没有机会蛰伏不动,一直一来都没有机会,日机总是三五架飞掠而过,根本逮不住它们的踪影。
然而决战不同以往,日机未免飞行高度过高贻误战机,再说战斗硝烟弥漫,沙尘飞扬,高过两百米什么也看不清楚,对于隐藏在稠密灌木丛中的敌人无法打击,低飞是迫不得已。
国军部队不习惯钻树林,全部处在日军后方尾追阻击,痛打落水狗,往死里撵,对于日军来说并不致命。
致命的是八路军游击队,他们占据公路与铁路周边的山头,灌木丛,依托有利地形予以雷霆阻击,打乱了日军撤退阵脚,危机存亡。
日军也不敢在撤退途中钻林子围剿游击队,也无法组建部队展开反围剿,国军不允许日军拥有调整的时间差,迫使日机不得不低空侦查八路军游击队的方位,直接造成重大伤亡。
不但如此,游击队在杨关授命下竖起先遣队的战旗,分插各个山头迎风招展,吓得日军不敢进犯山林灌木丛,也误导了日机。
日机看不清楚硝烟之中的战旗字样,以为锁定了游击队指挥部,大部队稠密区域,以复仇的姿态俯冲而下,机枪弹火力全开,航弹斜航行坠落轰炸。
不过航弹尚未坠落,日机距离旗帜两百米的时候迎上一轮重机枪扫射,在阵型扫射中接连爆炸,冒烟坠毁。
幸存的五架日机惶惶不安,针对灌木丛无从下手,看不见火力点,加上面对那漫天升起的弹幕笼罩吓得不敢轻易俯冲,那是找死。
日机失去往日的嚣张气焰,仅能偶尔俯冲国军士兵,战斗支援力度极其有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