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所有电器都不知用了多久,差不多全丧失了最基本功能。冰箱制冷时的声音像是马上要爆炸,空调和热水器就更不用说了。
在这阴暗拥挤的室内,等于是到处布满了安全隐患。
连代步用的电动车都不知是多少年了,小区有公共充电桩,但偏要从屋里拉线出去充,说是比充电桩更省。
而覃平年那辆教练车更是从没去洗车店洗过,都是他自己接水管在窗前擦洗的。
从养一个儿子到养两个儿子,压力是翻了倍的。这也是覃平年和朱慧琴为什么不同意重新租个三室一厅的原因,他们认为两个儿子在一个房间是最合理安排,不必放着自己的房子不住再出去付没必要的房租。
跟着如此父母生活多年的覃尚早已习惯这种生活方式,周及却完全适应不了。
房间里大衣柜有两个柜门,左面是覃尚的,右面是周及的。覃尚那些衣服虽干净整洁,却没有一件是能说出牌子的。
倒不是说非品牌的衣服就穿不得,周及只是觉得同样正值青春期的覃尚因为这对抠门父母有些说不出的悲哀。
到仓汀二中报道的前一天覃平年和朱慧琴带着周及去买衣服,并没去商场,而是去了菜市场。
他们指着熟食区对面那些挂在墙壁上的衣服让周及随便挑。周及在烟熏火燎的环境下没看到任何一件价格超过五十块的,他当场就想原地消失。
虽说勤俭节约是美德,可当节俭成为偏执就是种病态了。
不停回锅吃着的剩菜,超市出清区买的已有腐烂倾向的水果,临过期的特价牛奶,洗到发白的床单被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