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市长看完报纸之后,很沉默。
他让秘书去打听了塑料厂的销售问题。得到的结果是,塑料厂如今正在加班加点的赶工。因为生产力不够,甚至还找到了平安镇的塑料厂代工。
现在整个东州市,只怕就这个塑料厂最热闹了。
再看看报纸,陈市长不得不佩服,做生意的事情还是要商人来做。
这奇奇怪怪的点子就是多。
以前的工厂,就是按照指标生产产品。现在也一样,没有人去想过怎么把产品卖出去。产品卖的还不好,全靠拼质量和政府的扶持。
看到苏浔这些套路,陈市长就想到了以后的市场变化,以后国营厂某些人不改变,更难生存下去了。
外来企业必定要对本土企业进行冲击。幸好东州之前是没塑料厂的,否则这会儿只怕也坐立不安了。
随着苏浔这一组营销连环套路施展,本应该慢慢熬出头的塑料厂,愣是一炮而红。在东州销量都开始有些供不应求了。
大有一种厂里刚开工,就感觉规模不够的感觉。
苏浔自然不能让厂里自乱阵脚,特意给销售部门开了个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