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是大家升学压力不大,而是因为竞争太激烈了,名额少到实在难以竞争了。

        苏浔道,“如果我让你打听全国的初中和高中,哪些老师讲课最好,你这边可以做到吗?如果可以,需要多久?”

        夏舒宁立马道,“这些老师在当地教育局都是有记录的,班上考得好,老师也会得表扬。只是如果统计起来,全国范围细致化,那就很难。”

        苏浔想了一下,确实不容易。哪怕是未来网络时代,这种事情也不容易。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

        “那就先打听高中毕业班老师的情况。也不需要去调查小地方的。去大城市调查,最好对方拿过一些奖的最好。”

        这就好办了。夏舒宁有些紧张起来,“苏总,那我现在就去调查?”

        苏浔问道,“你准备怎么调查?”

        夏舒宁认真道,“苏总,公司的资源我都可以用吗?”

        苏浔点头。

        夏舒宁就开始大胆的发言了,“我先找当地小宝贝柜台的售货员帮我打听当地报社和学校的电话。我再一个个打电话过去打听。”

        苏浔闻言,心中满意,果然会做事的人就是能省事儿。她补充道,“可以申请经费,消息准确,可以给对方支付报酬。这样对方的才会更卖力。也会对消息更负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