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出面的是东州本地的研究所里几位领导。他们对于苏浔从国外弄到的技术有点兴趣。之前就已经根据这个事儿,几个领导开了个小会讨论了一下。觉得这个事情也是有好处。首先是项目经费的问题解决了一部分,也能培养更多研究员,最重要的是可以从这外资手里弄到一些技术资料。
只要把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这就没问题。
说白了,研究所里这些领导,也都是有在国外实验室工作的经历的。在国外都待过了,难道他们在国内还怕和外资合作?
人家这外资,好歹也是华人呢。
搞研究的,大家也不爱说什么表面客套话。苏浔来了之后,等陈市长他们这些政府的人走了,就直接开门见山的提起了这次合作的事情。
刘所长道,“不知道贵方能提供什么条件?对这个合作又有什么要求呢?”
苏浔让夏舒宁将早就拟定好的几份合作计划递过去。
简单说,就是苏浔这边需要研究什么技术,就会成立项目,拿出资金,然后研究所这边安排这方面的人才来参与这个技术研发。如果是研究所的人研究出来的,那这个技术就会和研究所共享。但是这个技术到了研究所只能用于军用方面,不能用于民用出售。就算要民用出售,也要等三年之后。
如果技术研发中,研究所这边的人只是辅助工作,那么只能获得相应的报酬和项目奖金。但是这些研究所也不算吃亏,至少有机会接触新项目研究,也算是得到了学习的机会。
总而言之就是,出多大的力气,就得多大的回报。
要是消极怠工,那得到的就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