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明白了,这几天再次修改好推广方案后还需要你的帮助。自行车工厂那边也需要你的帮助和资金....”

        侯耀飞点下头表示明白:“资金方面你放心就行,明天我去自行车工厂看看,工厂的人都是人精,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家伙,他们需要几次合作基础才能做其他的。”

        几人又商议招募公司的职员,李一虎说认识几位经验丰富的老会计。

        一家良好的科技公司财务的使用明确和良好的收支才是做大做强的基础,侯耀飞认同李一虎招揽优秀会计师的提议。

        第二天一大早,李青就带着侯耀飞跑到他多次畅谈的工厂去,哪里李青招揽的学生组成研发试错团队已经就位。

        而侯耀飞也需要和工厂的负责人会面..........

        说一千,道一万,直到最后侯耀飞在刚雇佣的临时律师所的见证下签订了首批五十万的订单后,工厂的负责人才眉开眼笑的如同一家人一般。

        没付款之前,工厂的负责人李思明给人一种外表亲切,骨子中透着淡漠的疏离感,直到侯耀飞签订采购合同之后,他才变了个人。

        侯耀飞理解对方的心态,这年头年轻人的冲劲很足,受越来越开放的环境影响,很多还没有走出学校校门的学生开始了自己雄心壮志的创业。

        可惜的是能成功者实在是稀少。

        很多学生时期的创业者都因为某个点子开始付之行动,直到开始筹备商业行动的时候败给前期各种突然出现的问题。

        或许在李思明的眼中,侯耀飞这一批人也如同他之前所见闻的那些初出茅庐的青年,怀着雄心壮志的奋斗,却被残酷而又真实的现实世界所击溃自信心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