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同样将自己的国力投入到了这一次倾国之战当中,许多北方草原的仆从军、西域的属国、南方的蛮族、以及大汉自己的屯田、游牧军队,纷纷应召入伍。

        许多地方守备旅被晋升为国防军,推上了战场,毕竟他们常年接受军事训练,基础比新征召的军队好的多。

        黄忠、魏延、李严、这些中途加入大汉的将领们都纷纷率领军队,远赴安息帝国战场。

        很多的二代子弟,像高旗这样的,也都在战争中茁壮成长,师长、旅长、团长都有他们的身影。

        这个时候大汉帝国严密的军校教育体系,新兵训练机制体现出了自己的优越性,新组建的部队仍然拥有较高的战术素养,而不是一盘散沙。

        每天都有大汉的军队从中原,从关中赶赴遥远的安息战场,每天都有伤兵和损失过大的部队从海外返回。

        运输军火和物资以及粮食补给的马车更是络绎不绝,这些都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来完成。

        大汉帝国对丝绸之路的建设投入了海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修筑了高等级的公路,一直延伸到粟特总督区。

        另外在海上,大汉帝国海军从明那加拉出发,占领了安息帝国的著名港口施洛夫港。

        有些物资可以通过海运从中国本土运送到安息,主要是军火等不怕长途运输的物资。

        粮食之类的,还是尽量在当地征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