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在朝堂上说的算还是张昭和陆逊,其中尤以两朝元老张昭权势最重,陆逊资历浅于张昭,而且更多是在吴国军队之中有威信而已。
而曹丕则是张昭的支持者,他和一帮前魏旧臣都支持张昭,倒是与陆逊等人意见相左。
早在孙权生病之前,曹丕就提出一项提议,拉拢辽东军阀公孙氏,以为盟友,来牵扯大汉的精力。
虽然孙权病重不理朝政,可是曹丕认为这项工作不应该停止,而应该继续,毕竟在现今的大汉帝国治下,只有辽东的公孙氏还保留了相当的独立性。
张昭对于这个主张也持支持态度,而陆逊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即使与公孙氏结盟,也对大局不会产生影响,而且大汉帝国断然不会容忍自己的东北方出现一个不听话的地方政权。
最后张昭加上曹丕的分量还是大于陆逊,所以这个计划得以继续进行,张昭授权曹丕具体操作。
现在主政辽东的是公孙康的弟弟公孙恭,本来应该是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渊继位的,不过,因为公孙康死的时候,公孙渊还不满十六岁,所以才由公孙恭接掌公孙氏。
可是如今公孙渊已经年满十八岁了,公孙恭却丝毫还政与他的意思都没有,公孙渊早已对公孙恭充满了不满。
曹丕早就盯上了辽东公孙氏,他派程昱前往辽东,与公孙渊私下交往,并且帮公孙渊出谋划策。
在东吴的大量金银财宝的支持下,公孙渊逐渐收买了辽东的文武官员,还有一些公孙康的旧部也支持公孙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