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口号,只是这一次是六千人异口同声的喊出来,比前面的队伍更加响亮,更加震撼人心。

        参加国庆典礼各国国王、使者们纷纷被震惊了,如此严整的军阵,他们自忖自己的国家军队可弄不出来。

        接下来的同样是绛红色军服的骑兵方阵,同样是六千人组成的,这一次的军旗是御林军和中央警备第二师,一样的威武雄壮。

        接下来的则是穿着黑色军服,头戴头盔,黑色头套的特战师方阵,他们的有三面军旗,除了御林军和中央特战师以外,还有一面传统的荡寇骑军旗。

        再然后,就是一支支按照国防军序号排列的受阅方阵,昊天军在前,然后是海军陆战队,再往下才是国防军步兵第一师,以此类推。

        所有国防军各师都派出了代表参加此次国庆阅兵,即使是身处埃及和西亚前线的海外驻军,也派出了营级或者团级的单位回来参加阅兵。

        十万人规模的受阅部队,气势恢宏,很是让参加阅兵式的长安及周边地区的百姓欣喜若狂,以前只是听说汉军如何强大无敌,这一次终于是亲眼见识了。

        各国使者和君主,无论是与大汉交过手,还是从未交过手的,都不得不承认汉军的强大,一个个从此以后,都是服服帖帖的,最少真心臣服了百年之久。

        庆典过后,大汉帝国的重中之重,又回到了苏伊士运河的开挖之上,马钧甚至研制出了一些半人工半机械的施工机器,能够帮助加快工程进度。

        此外,汉军还开出高薪,向中亚、西域各属国、各总督府征集民工,增加参与运河施工的人手。

        最鼎盛的时候,埃及大地上,到处都是施工的工地,奴隶加上民工,多达百万,人多力量大的这句话亘古不变。

        原先预计要开挖十年以上的工程进度,在这么多劳力的参与下,生生的缩短了一半。

        建设部和交通部的专家团在设计运河路线之时,就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利用苏伊士地峡原有的三个自然湖泊,减少了巨大的工作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