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三四百人加上原本的客源已经够雷记快餐店忙活的了,特别是大老板不差钱,每个员工都是一荤两素。

        周毅那天的胳膊真是抡成了风火轮,一个接一个的菜炒。

        雷大山和柳叶儿一个打菜忙得满头大汗,擦汗巾都拧了好几次,一个算钱算得脑子快宕机,最后只能粗略地估一下一篮子菜是多少钱。

        雷栗去买了三趟的肉,猪肉鸡肉,猪杂鸡杂,大五花,幸好肉铺老板和老板娘有售后服务,一齐上阵帮切帮斩骨头。

        连卖菜郎一天都来了三趟,地里的菜心和附近的野菜都快薅光了。

        雷栗还花钱请了几个婆子洗菜择菜,又外包了旁边几家店煮地瓜饭,不然就快餐店那个小厨房和人手,真的忙不过来。

        开业第七天。

        县城里突然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了很多家快餐店,也按勺卖菜,也送免费的汤水。

        有些店铺还创新地推出了汤饭,有的店铺味道没有雷记的好,就用更低廉的价格吸引客流量。

        县城里的大酒楼没有太大的变化。

        可能在观望,可能是不屑,毕竟他们的主要顾客群体是县城里的地主大户,这种平民化模式一时新奇罢了,不适合他们的中高端路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