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是朱珠儿的相公朱青山的同窗,是个才学不错的童生,也不迂腐,不介意跟女子一块教学,也不介意离开县城去村里,就被雷栗高薪聘请,一家子都搬到四里河村来了。
还有一位是阿肆的旧交,是个琴娘,因年老色衰而被赶出了香云楼,在瓦舍做琴乐师过活。
教书先生采取的是走教。
四里河村和三里河村并不算远,坐马车两三刻钟就到了。
学堂里有足够的教师宿舍,因为童生先生是一家子,就请去了四里河村住大院子,阿肆和琴娘住在三里河村的教师院子。
“一个月分四周,一周七天,周休1天,一天上三个时辰,剩余时间让孩子们回家自己练。”
周毅规划道,“童生、琴娘、阿肆,一般都在本学堂上课,一周有两天的课到另一个学堂教授。”
“童生多是教授传统的学识,侧重于科考和书面,琴娘琴弹得好,擅长歌曲绘画之类,能教孩子们美术音乐课。”
“阿肆姑娘学的杂,能教的方面也多,就看她怎么调整。”
“再从村里选一些人去当外聘老师,教木工、绣活、种田,都行,孩子们就能全方面发展。”
“这样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