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不平静,朝堂上更是风云变幻,国事蜩螗。

        自薛尘远那日大闹文庙捅破了天,朝廷一直对此事半遮半掩,态度暧昧,民间舆论却以庆春楼为中心往外发散,闹得满京城沸沸扬扬,人尽皆知。文人哗然,学子拱火,天下为之不忿,就连三岁孩童满嘴里都在唱些“财神爷要入庙,孔夫子快扔掉”的歌谣。刑部与大理寺门口,每日都聚集了无数百姓静坐示威,大有不讨出个结果不罢休的架势。

        原说大事化小重拿轻放,结案前夕洛儒臣却突然翻了供,不仅认了罪,还攀咬牵连出包括礼部尚书在内的受贿行贿官员不知凡几。秦道成被革职查办,交付三司协同审其人是个软骨头,三木一加身,便是有什么说什么。这下案子直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酿成了大雍开朝以来最严重的一场科场舞弊案。

        事态发展至此,朝廷再怎么想粉饰太平也是无能为力。

        端午前夕,秦道成暴毙狱中,太后吩咐有司具案了结。

        依大雍律,洛儒臣等纳贿考官拟斩,抄没家产,亲眷充军流徙。行贿考生秦纳川等十余人均判绞监候。上下各级涉案官员百二十一人按罪行轻重,或贬,或黜,或流刑,人数之众,朝野震动。

        五月初五端午当日,皇帝下诏,此次春闱结果作废,两月后重开恩科取士。

        那些落榜考生听闻消息,自是欢天喜地。

        他们自发聚集在刑部衙门,将无罪释放的薛尘远等一干闹事书生迎出来,相邀饮酒过节。

        按国朝风仪,端午人人都在手臂或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织物,称做“合欢索”,寓意“辟兵厌鬼”。又铺陈桃、柳、葵花、菖蒲、佛道艾等物事于门前,意为镇邪驱恶。亲友间互赠香囊或团扇应景,富贵之家还会分散角粽于众人,祈求太平昌顺。

        民间如此,大内禁中自然也不甘落后。

        第31章

        端午按例不朝,雍盛请了安,自慈宁宫出来,沿途入目皆是热闹景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