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军和羌人在凉州鏖战数场,基本上都以曹军完胜告终。

        数战下来,羌人累积丢下万余具尸体,实力大损。

        要知道羌人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分成了很多部落,如今各部落的势力都有所折损。一些部落的实力损失得较厉害,而另一些部落的实力则相对来说保存得较为完好。

        原本羌人部落之间便算不上和睦,虽然没有大规模的争斗,但彼此之间的地方是少不了的。而如今各部落之间的伤亡有轻有重,那么原先的平衡便不可避免地被打破。

        于是分歧不可避免地产生,实力损失厉害的部落无心再战,希望和曹军议和。而实力折损没那么严重的部落则指责那些希望议和的部落贪生怕死,辱没了羌族的荣耀。

        曹军很好地利用了羌人部落中的分歧,联合那些想要和汉朝议和的部落,想那些冥顽不灵的部落发动了最后的总攻,最后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结束了凉州的战斗。

        而提出联合一部分羌人对抗另一部分羌人之策略的,正是曹军此行的参军,杨修杨德祖。

        为了自己的策略能够得以成功实施,杨修甚至不惜亲身为使,前往一些尚在犹豫是战是降的部落,去进行说服的任务。

        杨修最终成功了,曹军在凉州的胜利,他功不可没。而经此一役,杨修的才能也是展‘露’在曹军众文武的眼前,成为曹营中谋士之中的一颗新星。

        如果说杨修作为谋士大大地‘露’了一把眼,那么武将之中最为瞩目的无疑就是曹彰了。

        这些天来,死在曹彰手上的羌人不计其数。此时曹彰的年纪并不大,武艺还不算纯熟,别说相比庞德差了很远,就是和曹纯、马岱想必都略有不及。然而曹彰作战勇猛,杀起人来更是毫不手软,在战场上勇不可挡,此战之后羌人对他的敬畏程度尚在庞德等诸将之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