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太监兄弟一对汉献帝说悄悄话,马日郸和伏完、朱携等一班老顽固立即知道不妙,马日郸带头,与五名辅政大臣一起跪倒,“皇上,我大汉现在国运艰难,朝廷税赋无以为继,天下又动乱不断,民不聊生,实在不宜大兴土木,动摇国本,兴建宫室之事,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康鹏不动声色,闭目不语,冯太监兄弟却跳出来,冯斌扯着公鸭嗓子说道“诸位大人,我大汉威震四海,富有天下,如何说得上国运艰难?皇上英明神武,四海生平,百姓鼓腹讴歌,去年董太师一举剿灭犯边作乱的羌兵,让我大汉威震西北,又如何谈得上民不聊生?”冯国也尖声尖气的说道“皇上操劳国事如此辛苦,住一座好一些的宫殿,有又何不可?难道诸位大人忍心看着圣上居于陋室之中为家国天下操劳么?”

        冯太监兄弟强词夺理的话,立即有一堆善于察言观色的文武百官附和,纷纷表示支持汉献帝新建宫室。马日郸等人虽然急得满头大汗,一时却无法反驳。站在百官之中的鲁肃却在幸灾乐祸,心说谁叫你们坚决反对小皇帝下旨讨伐曹操的?百官大都同意了,就你们几个辅政大臣反对,如果你们乖乖配合,太师也不会费这么多手脚了。最可恨的是你们中间还有人在暗中勾结、扶持曹操,想借曹操之手牵制我军对洛阳经济人口的蚕食控制,这个太师岂能答应?

        鲁肃比康鹏早到洛阳,按康鹏交给的任务上表保奏孔融为兖州刺史,并请汉献帝下诏命令天下讨伐曹操,可遭到五名辅政大臣的坚决反对,开始鲁肃还以为是这些老顽固不愿看到天下动乱,并没有放在心上,但鲁肃很快发现,五名辅政大臣中有些人不仅反对攻打曹操,而且还对曹操颇有溢美之词。鲁肃就动了疑心,悄悄派遣暗月部队调查之后才知道其中惊人的内幕,原来这五名辅政大臣中有人暗地里和曹操有联系,第二次讨董联盟也和他们说不清道不明的干系!鲁肃不敢怠慢,康鹏还在路上,他就派人快马将情况及收集到的证据送到康鹏手里。所以康鹏昨天到达洛阳之后,才会有那些奇怪的举动,并且心情极差。

        这时候,鲁肃看到康鹏的右手手指弹动,马上站出列班,跪倒道“臣鲁肃有本,启禀皇上,臣近日夜观天象,见紫薇星淡,彗星扫过,恐有奸贼掠夺天子之气,意图篡位自立。兴建宫室之事,还是缓议为好。”

        马日郸等人糊涂了,刚才他们几乎以为董卓是想引诱汉献帝大兴土木,空耗民力,从而丧失天下民心,典型的居心不良,可看到董卓的绝对心腹出言反对,马日郸等人又开始奇怪了,难道董卓不是为了使坏?汉献滴也很奇怪,怎么有人敢反对那个恐怖太师的东西?他不要命了吗?

        康鹏见时机已经成熟,便拱手道“启禀皇上,去年十一月三十,上天明示老臣将关乎天下的气运的神种祥瑞交与圣上,还有河内太守王匡等人,可仅过了一个月,骁骑校尉曹操便擅起无道之兵攻打王匡,擅杀朝廷大臣,夺走神种祥瑞,不臣之心已露。贼军又烧杀抢掠,制造河内惨案!最后还强迫河内百姓迁居陈留,造成无数百姓在途中冻饿而死,种种罪孽,数不胜数,神人共弃。”

        说到这里,康鹏大有深意的看了自己的俩个老丈人一眼,才继续说道“老臣请圣上传下圣旨,明令天下共讨曹贼,老臣愿亲自领兵讨伐曹操,为天下除此国贼。”

        蔡邕是五名辅政大臣中最没有耐性的,抢先说道“太师,曹校尉虽然擅起刀兵攻打王匡,可是那王匡背名汉臣,洛阳危机之时,百姓皆以剥树皮食草根充饥,朝廷官员无隔夜之米,近在咫尺的河内却不贡粮不贡税,坐视朝廷宗室与洛阳百姓在饥贫之中挣扎,天下诸侯,也只有太师献帝米肉,曹操献帝绢帛,曹操攻打王匡,也算是为国除害。至于强迁河内百姓,也是因为后乡侯袁绍之军逼近河内,曹操担心兵戈之中乱军波及百姓,不得已而为之,曹操不但无过,反而有功。”

        蔡邕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甚是巧妙,不仅将曹操的罪行全数开脱,还把曹操强迁百姓的事说成是曹操有心救民,倒也有他老女婿最擅长的颠倒黑白的几分神韵。

        康鹏冷笑一声,并不说话,只是悄悄又发出暗号,冯太监兄弟一是为了保命,而是素来与蔡邕不和,马上跳出来,冯斌扯着公鸭嗓子大叫道“蔡伯喈,你胡说八道的功夫倒很厉害啊?那个曹操如果不是心怀不轨,那他抢走神种祥瑞之后,为什么不把祥瑞上交圣上?那祥瑞事关天下气运,那曹操拿去作甚?不是想犯上作乱是想作什么?”冯国也是尖声尖气的大叫,“祥瑞应该交与何人,上天早有定数,曹操强抢祥瑞,触怒了上天,所以圣上手中的祥瑞也不肯发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