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而言之,哪怕一头猪坐在皇帝龙椅上,盛世该来还是会来。

        话没说得这么难听,但差不多是这意思,李隆基再生气也只能露出宽宏大量的微笑。

        现在顾青献上平吐蕃策,风险很高,代价很大,李隆基安于现状贪图享乐的性子难改,怎么肯冒如此风险坏了大好局面?

        然而万春的一番话却令他悚然一惊,随即露出深思之色。

        他的毛病一抓一大把,贪图享乐是毛病,好大喜功同样是毛病,被人诟病盛世之功只是前人栽树,这些难听的话早已是李隆基的心病,曾经他也立志一定要做出一番远超太宗高宗的大功绩出来,耀于庙堂,名垂青史,将“千古一帝”的名头从太宗先帝那里抢过来。

        眼前似乎……有机会了?

        顾青的献策固然风险代价极大,但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若能在自己治下一举平定吐蕃之患,大唐西南从此无忧,太宗高宗两代帝王都无法做成的事情,若在自己手中做成了,“千古一帝”还有人质疑吗?

        所以万春一番话后,李隆基心动了。

        帝王已是人间之巅,所求者唯长生,荣耀,和青史美名。

        帝王的虚荣心无人能制衡,一旦萌芽,只能任其疯长,无人遏止。

        见李隆基神情挣扎,万春心中一喜,急忙趁热打铁道:“父皇若平定了吐蕃,大唐四周再无强敌,未来王师尽可驰骋天下,铁蹄所到之处皆为唐土,大唐的版图或许能成倍增长,千百年之后,大唐的后人们只会称赞父皇的果决勇断,子民们有了更多能耕种的土地,收获更多的粮食,饥荒的年景亦不再会有乱象,一切皆是父皇今日决断之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