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批而出的斥候已与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取得了联系,潼关被破,李隆基仓惶逃往西南,郭子仪留守长安,在李隆基走后,郭子仪领一万兵马出长安,往北而去,路上遭遇叛军零星兵马,与之交战后,郭子仪率军杀出一条血路,生生打通了从长安到北面朔方节度使府的一条通路,然后在朔方安营固守。

        李光弼则率五千兵马与郭子仪分兵而出,在关中歧州凤州一带游弋,其中也与叛军零星兵马交战过,然而终究是败多胜少,在付出了两千人的代价后,李光弼不得不率军进了秦岭。

        相比安西军对叛军的三战三胜,郭子仪和李光弼却打得分外狼狈。

        这个结果其实很正常,顾青的麾下是安西军,是大唐最精锐的边军,而郭子仪和李光弼率领的是长安守军,守军数十年未经历战火,许多都是功勋子弟和平民,没有杀敌的经历,操练也是懒懒散散,吃惯了太平粮,战斗素质就是如此低下,跟安禄山的叛军较量简直不是一个级别的,纯粹被碾压的存在。

        顾青站在帅帐的沙盘边,郑重地将郭子仪所部和李光弼所部的位置用小旗帜插在沙盘上,然后站在沙盘边摸着下巴久久沉吟不已。

        眼下的战局颇为艰难,整个大唐能打的只有安西军,其他的都是乐色。

        当然,顾青对郭子仪和李光弼还是很有信心的,能在青史留名的名将,他们的本事必非泛泛,目前的颓势不过只是开始,给他们一些时间,他们会有办法将麾下的军队变得强大起来。

        也就是说,郭子仪和李光弼还需要猥琐发育的时间。

        太子李亨以及高仙芝,安重璋等部斥候仍未与他们取得联系,顾青对他们也没做多少指望,因为他们率领的也是关中军队,如今的大唐,只有边军才配称精锐,太子李亨以及高仙芝他们率领的军队基本没什么战斗力。

        如此比较之后,顾青发现自己麾下的安西军竟然真成了力挽狂澜的唯一一支力量。

        盯着沙盘许久,顾青忽然叫来了韩介,道:“传令下去,将寻找太子殿下所部的斥候召回来,以后不必刻意寻找太子殿下所部了,安西军自寻战机,自己解决叛军。”

        韩介对顾青的这个决定颇为意外,段无忌却在旁微微一笑,道:“韩将军,按公爷的话去做,公爷自有计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