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李隆基神情又变得颓然。

        是的,别人不敢说的话,顾青敢说,从实力上来说,顾青与李隆基是平起平坐的,不久的将来,他或许还将是李唐百年王朝的掘墓人。

        “你不是天子,不知天子的难为,若你坐在那个位置上,也不会比朕和亨儿做得更好,也许只会更糟。”李隆基冷冷道:“一国之君,朝会时面对上千朝臣,他们各怀各的心思,有的自成党系,有的为了权力不择手段,有的尸位素餐,还有沽名钓誉者,逢迎无能者,阳奉阴违者……”

        “这些人,朕不但不能杀,还要用他们,时刻盘算着平衡朝局,盘算如何打压拉拢,朝堂稳,天下才稳,朕登基四十余年,每日就是这般盘算度过的,也亲手开创了盛世,顾青,这样的本事,你有么?你以为坐上那个位置你便能做得比朕更好?”

        顾青叹道:“你只顾着盘算朝堂,却忘了维护天下,你太忙了,忙着算计人心,却看不见百姓的疾苦,所谓盛世不过是前人栽树,而你,败掉了太宗高宗武后这些先帝辛苦积攒下来的国本,明明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为何从你嘴里说出来,却那么的沾沾自喜呢?陛下,一场叛乱而已,便令盛世基业土崩瓦解,你所谓的盛世为何如此脆弱,这个问题你难道不明白吗?”

        李隆基勃然大怒,亲手开创开元盛世是他此生唯一值得炫耀的事,这件事是他的软肋,也是他的逆鳞,任何人否认他创下的盛世,便是他不共戴天的敌人。

        “竖子狂妄!尔竟说朕的盛世是前人栽树?开元之初,朕有多辛苦你不知么?”李隆基暴怒拍案而起。

        顾青却不为所动,淡淡地道:“满朝歌功颂德,民间卖儿卖女,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谋逆之前,有一位诗人路过奉先县,见到官署里的官员地主们盛宴满堂,而外面的乡野里饿殍伏地,于是他写下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陛下,这句诗你应该深深记在心里,好好品味一番,你口中的盛世究竟是何模样,不应在朝臣们歌功颂德的奏疏里,不见民间疾苦,你只是活在自己想象中的盛世里。”

        李隆基脸色铁青,鼻孔张大,使劲喘着粗气。

        “朕不信!定是你恶意编排,乱朕之心,朕亲手创出的盛世,怎会是这般模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