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所记不错的话‘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出自《礼纬·含文嘉》,‘纲’的意思就是表率。意思是‘君王喜欢的必定臣子效仿的;父亲喜欢的必定是儿子效仿的;丈夫喜欢的必定妻子效仿的。’意在告诫后人‘君王要成为臣子的表率;父亲要成为儿子的表率;丈夫要成为妻子的表率。’《礼记·缁衣》中说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就是这个意思。

        而《论语》中也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样的论述,至于先秦的诸位圣贤,对于这个问题,更是有很多论述。为何孔大哥也像那些无知腐儒一般,罔顾先贤教诲,一味的听信董仲舒、朱熹这些‘儒家败类’,为迎合统治者的阿谀之言。”

        说道最后的时候,林不凡就开始痛心疾首了。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林不凡就对儒家各种看不起,认为儒家就是封建礼教的代表,是糟粕,要打击。尤其是孔子,更是被后世之人骂的体无完肤。

        但是在《笑傲江湖》世界的时候,林不凡仔细的研究了《四书五经》几十年。这才发现原来孔子的好多思想,都被后人大肆的断章取义,大肆的曲解。尤其是林不凡得到那本《孟子》的时候,更加深了林不凡的认知。

        本来林不凡以为孔克盛不会和那些腐儒一样,没想到,他竟然也把“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这种极度无耻的话挂在嘴边........

        孔克盛听了林不凡的话后,顿时羞惭的无以复加。但是他也马上就告诫林不凡说:“林贤弟,这些话说不得,当愚兄这些年就没怀疑过这些事情吗?怎么可能?但是,但是不敢想!!!只要我敢说,孔家就会被君王抛弃,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而家祖,也会顷刻间成为所有人唾弃的对象。”

        林不凡揉了揉脸,一脸歉意的说:“孔大哥,不好意思,失态了。”

        孔克盛一脸担忧的说道:“愚兄倒无所谓,可是愚兄真的要告诫,这些话真的不能随便说,想都不能想。否则,就是与天下为敌。以为董仲舒和朱熹愿意这样吗?如果他们不去迎合君王,儒家马上就会被君王封杀。

        学派之间的斗争,可比们江湖厮杀,惨烈的不知多少倍。们江湖中的一些亡命徒,信奉‘脑袋掉了,不过碗大的疤。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事实上,也是这样,左右就是一条命。但是学派斗争,一旦失败,就会遗臭万年,永生永世不得翻身。”说到最后的时候,孔克盛的脸色极为凝重。

        林不凡闻言哈哈大笑,说道:“孔大哥多虑了,我是江湖中人。我们江湖中人信什么的都有,有信佛的、有信道的、还有信西方拜火教的,再加上我这个儒家异端,又如何?”

        孔克盛听罢,满脸的惊恐,一边推搡着林不凡,一边说道:“进屋说,进屋说.........”

        二人来到屋中后,并没有坐在椅子上,而是跪坐在一张席子上,并在旁边点燃了檀香。一时间,屋里的气氛极度庄严肃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