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的发展史无疑是非常艰难的,在冷战时期,以美帝为首的西方国家就组建了巴统,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禁运和贸易限制,中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仅次于苏帝的大国,自然是禁运与限制的重中之重。

        苏帝解体之后,亡我之心不死的美帝又鼓捣出了著名的“瓦森纳协议”,继续对中国进行禁运和贸易限制。

        中国为了突破半导体生产的瓶颈,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政府主导投巨资设了“908”及“909”工程,先后建立了华晶、华虹两家核心国有企业。

        但华晶、华虹等国有企业到国际市场采购设备都遭遇到了“瓦森纳协议”的限制,基本以失败告终。

        美帝等西方国家对华出口管制,使得中国半导体设备制造业同国际先进水平存在23代的差距,落后国际先进水平10年左右。

        而这也极大妨碍了中国在半导体价值链生产中的水平升级,直到2000年美籍华人张如京的出现,中国才找到一条追赶半导体产业先进水平的捷径。

        而今,林诚提前两年就找到了张如京,如果张如京真能答应林诚一起回大陆建立晶圆厂,那么林诚无疑将会成为中国半导体业的英雄。

        为了表示对张如京的看重,林诚这次一反常态,提前半个小时就来到宝岛喜来登大酒店预定的包厢,等待张如京的到来。

        以往都是别人提前半小时等待林诚,这次终于轮到林诚尝尝等待的滋味了。

        八点整,张如京终于准时到来,他今年五十岁,带着一副眼镜,嘴角总是带着一抹笑容,整个人看上去非常儒雅。

        进入包厢陡一见到林诚,张如京便大老远的伸出手掌,歉意的道“对不住,对不住,台北的交通太过于堵塞了,劳烦林生久等了。”

        林诚伸出手掌和张如京相握,道“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从1956年起步,迄今已有四十二年了,我等的这几分钟和四十二年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