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诚结合德隆系失败的案例,以及马耘瞒天过海悄悄造成既成事实,迫使国家被迫支持的案例,决定把林氏财团总部建立在香江,内地林氏集团则秘密整合,且部分产业加入林氏财团的策略。

        没办法,如今国内的政策还不像后世那么开放,林诚建立林氏财团的计划,只能偷偷摸摸的进行,不能大张旗鼓的声张,以免遭遇行政力量的阻挠。

        其实像摩根财团、洛克菲勒财团刚开始形成的时候,同样都是偷偷摸摸进行的,他们不声不响就掌握了偌大的财富,仗着财雄势大,在不知不觉中,就把美帝的国家经济命脉给掌握了。

        如今林诚在国内,同样是财雄势大的超级巨擘,只要不涉及国家明令禁止进入的行业,林氏集团在某些行业上,已经隐隐有垄断的趋势。

        比如飞翔农机,自称上市之后飞翔农机就迈开脚步在全国不断攻城略地,如今飞翔农机已经占据了中国农机45的市场,比皮裤汪更有资格说半壁江山。

        不过国内市场太大了,有大央企的存在,林氏集团无论再怎么发展,也很难真正形成对某个行业的垄断。

        所以就算国家发现林氏已经有成为财团家族的苗头,也未必会对林氏财团做出什么限制,毕竟那些堪称国家命脉的产业,林氏根本无法进入,怎能算作垄断财团呢?

        ……

        筹建林氏财团的会议很快就结束了,之所以草草结束,主要是林诚只是跟他最核心的嫡系通个气,向大家宣告自己要建立林氏财团的决心罢了。

        通完气之后,大家可以以建立林氏财团为目标,凝聚力、向心力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原本后宫中互为争斗的局面也稍稍收敛,大家开始把注意力放到工作上,为建立林氏财团做好准备。

        而林诚则留在会议室里,对自己所掌握的产业,进行一次大盘点,并估算其未来的资产价值。

        林诚的产业实在是太庞杂了,即使林诚拥有过目不忘的异能,一时间也无法计算自己产业的真正价值,他只能一桩桩、一项项的用纸笔记录下来。

        不过林诚敢肯定,《福布斯》对林氏集团的2000亿人民币估值,根本就是狗屁,远远低估了林氏集团的真正价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