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炒钢工艺复杂,不容易被掌握,百炼钢则费工费时,效率极低。

        相比之下,灌钢法就优点太多了,可以算是炼钢工艺成熟的标志。

        可惜李庆对这灌钢法知道的也只是模棱两可,所以未能手把手的教会韩铁匠,只是以异想天开的语气,跟他说了自己所知道的。

        韩铁匠那时听了后,并没有半点抵触的情绪,反而大受启发,热请高涨的赤膊上阵,痴迷的反复验证起来。

        其实,古代某项工艺的发展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几代工匠的反复总结经验,这才慢慢的取得突破。

        在这个位面上,灌钢法虽没被人总结出来并推广全国,但许多铁匠其实都会产生过类似想法。

        这韩铁匠就是这样的人,他本来就有心要改进炼钢技术,但有许多个关键点还没想明白,李庆跟他说过的话,恰好就似一把钥匙,瞬间打开大门,豁然开朗。

        当李庆这时听到韩铁匠说灌钢法有了眉目后,顿时大喜,连忙让他带自己去见识见识。

        毕竟李庆只是对灌钢法略知一二而已,具体该怎么弄却不甚了了。

        两人于是一起走进了铁匠房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