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宿太尉话音刚落,立即有两人出来强烈反对,这两人一文一武,武官是高俅,文官是蔡攸。

        蔡攸是蔡京之子,也是位高权重,蔡京因身体不佳,年纪又大,已无法上朝了,这蔡攸在此处便是代表了太师府。

        宿太尉虽也有些权势,如何能独自应付得了高俅与太师府这两大派系?

        而且宿太尉其实也另有自己的小算盘。

        依他看来,朝廷是无论如何也灭不了梁山贼寇的,现在朝堂上固然是以反对招安梁山贼寇为主,但将来会如何就不好说了。

        他现在旗帜鲜明的主张招安,便是为了以后进行布局。

        若等到朝廷再败多几次,不得已只能招安时,太子首先想到的人选肯定是他宿太尉。

        到那时,一份天大的功劳便平白摆在了他的面前。

        故而此时宿太尉也不怎么反驳,含笑退了下去……经过一番争论后,朝廷吸取了教训,并没有再像前两次那样,直接派兵千里迢迢的跑去打梁山水泊,而是做出了一系列的人士调动。

        首先是调河东上党人董平为东平府兵马总统制,允其在当地募兵训练,朝廷会专门调拨钱粮与他。

        这董平善使双枪,人皆称他做“双枪将”,有万夫不当之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