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齐政突然来了电,思路融会贯通,记忆又被活跃地调了出来,立时想起那眼镜男的名头。

        苏放,一位位于交易链顶端的中国交易员,曾被华尔街著名专业杂志《交易员》评为年度“百强交易员”,成为该榜单历史上第二位华人。

        苏放是浙省人,他是真正的学霸精英,1995年,不到二十岁的他就揣着1000美元来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物理博士学位,后又到哥伦比亚大学攻读金融博士,因为这才是他的真正兴趣所在。

        他真正步入华尔街是在两年后,签约世界著名投资银行花旗银行。最初只是一名技术支持部门的普通员工,但他设计的一种交易模型,因实用价值极高,为公司赢得大量利润,也给老板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久他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了一名交易员。

        金融危机后,苏放离开花旗银行回国并创立自己的基金,在全球经济动荡一波接一波的情况下,投资业绩一直在三四成到一倍以上,被誉为国际最能赚钱的华人基金经理之一。

        在后世央视对他的采访中,齐政记得他意气风发,牛逼哄哄。不过现在听言语,似乎他在回国发展和留在华尔街之间徘徊不定?

        不过既然想起了这些东西,齐政看着苏放的背影,无异于是看到一活宝了。

        ……

        另一边,赵琪东越说越起劲,“你们知道在美国,谁是我们华人最大的竞争对手吗?”

        提及这个话题,众人都莫名地提起了兴趣。现场不少人是想在美国发展的,他们为什么追捧赵琪东,其实重头戏还是在探讨如何顺利地融入这个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