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豆协会会长伯尼回答说“去年在我对中国的某次访问中,曾就此话题与贵国土畜进出口商会进行过交流。当时我详细向对方介绍了大豆的价格形成机制以及风险管理对冲方式,并谈到如何让用户了解市场,教会用户如何使用市场。无论是什么样的情绪或什么样的感觉,主要原因还是宣传、教育的问题。”

        他所说的宣传和教育,就是国人经常讲的投资者教育。

        具体来说,就是告诉国内用户如何参与大豆国际贸易,但是掌握与否,那就要看你们的能力了。

        而很显然,以结果来看,中方并没有掌握相关市场运作规则。

        他进一步回应说,去年的高价格是一个典型的市场供求案例,上涨是因为中方需求增加,后来下跌是因为供给方面发生了骤变与原来预测不同的是,美国大豆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大丰收,直接导致了国际大豆价格的狂跌,正是这一跌最终造成了中方大豆危机的爆发。

        随即他又详细介绍了美国农业部相关数据的预测和公布流程,总之就是绝对保证了公正、客观和透明。

        但他同时承认,“数据预测往往是不正确的,预测也从来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

        “对于中国企业和进口商而言,美国大豆协会只是个桥梁。如果希望得到最全面的信息,最好的方式还是直接进入美国市场中,包括现货市场和芝加哥期货市场,就像岛国、南韩和许多其他地方的企业那样。”

        他最后建议道,“而一旦直接进入美国市场,中方的进口商就会对美国的市场、美国的系统、美国信息的可靠性等有更深刻的了解。这些方面做到了,那么关于美国农业部数据准不准等很多疑虑就自然而然消失了。”

        这是大实话,但也是大废话。

        不过从公关效果来看,美国大豆贸易代表团在国内的媒体见面会,称得上是大获全胜。

        原本一场处于被动地位的危机公关,被美国人顺水推舟,变成了一堂鲜活的国际游戏规则“解剖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