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尤其是当那些合资企业的员工非常自豪地向齐政介绍他们的农机是多么多么先进时,“全部是进口技术!”一位推销员骑在一台大马力刨地机上,拍着车窗说道,“这家伙的马力比坦克还大!”

        但是,在这自豪的背后,齐政隐隐感知到国产农机行业的落后和焦虑的气息。

        也是从今年开始,农机购置补贴作为一项长期政策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齐政还知道,后面国家补贴的力度还会不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的机型从少到多到优,补贴范围从部分农民到全体农民。

        但是,农机购置补贴虽然帮助农机行业做大,却没有帮助国产农机企业做强。

        全球排名前五的农机巨头,现在都在紧锣密鼓地布局国内市场。他们依靠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实力,对后发的国产企业技术创新形成抑制作用。

        其实齐政之前在参观黑省的国营大型农场时就发现,尤其在大马力拖拉机、大型农机具上,黑省大量引进国外设备,而国产品牌的采购量几乎是零。

        刚好齐政和九三油脂的田仁里在展会上碰上,说起这个话题,他就苦笑道“那是因为,要做10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必须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据我所知,国内不少企业虽然进行过相关领域的研发、创新尝试,并推出过几款200马力以上马力的拖拉机产品,却从未真正实现批量投产。”

        “各厂家的国产200马力拖拉机,在驱动、传动等许多方面的关键技术并未真正解决,还处在样机阶段。”

        ……

        “其实主要是关键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缺失所致!”在一家国产农机企业的展台内,田仁里的一位熟人向两人爆出国产农机研发的痛点。

        “农机制造业的关键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高端的液压件、密封件、传动件等零部件,恰恰是这些不起眼的零部件,支撑起农机产品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一般人仅仅是把以上几个部件的定义和分类搞清楚区别,都有些头晕了。但这些关键核心零部件,不仅在农机制造业,在很多制造行业都经常被提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