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乐福为首的外资零售巨头气势汹汹地在全国扩张,既然定下了避其锋芒的策略,不如干脆来个彻彻底底的“大转身”,专注于生鲜销售。

        “我觉得老潘你的观点有待商榷。要知道,生鲜具有较强的引流效应,对其他品类销售增长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60的消费者都会在购买生鲜产品时也购买其他零售产品,这种协同效应对包装食品饮料、日用杂品、个护家清等品类尤其显著……”

        潘华面无表情地听着自己对面的张宣宁侃侃而谈,他是两兄弟中的弟弟,永惠超市的第三大股东。

        潘华心中有些腻烦这种已经带有一种拖延化的争论了,在这个问题上三人已经浪费了不少的时间,这样只会让永惠超市的发展陷入摇摆不定的局面当中。

        他在心里暗下决定,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和张氏兄弟当面开诚布公地摊开来说,如果还不能达成共识,自己退出貌似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看来,我们实行生鲜领先的差异化经营策略已经卓有成效,目前的模式已经成熟,下一步的重点,不是继续转型,而是要整合上游资源,将‘超市+基地+农户’的模式复制到外省区域,进行扩张。”张宣宁态度鲜明地反对潘华的观点。

        潘华一阵烦躁,这又是他和张氏兄弟的另外一个分歧点。

        “超市+基地+农户”的模式,就是由连锁超市直接投资,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基地农产品实施产销直挂或由超市掌握优先采购权。

        谁都知道这是确保公司农产品货源稳定和品质可控的最好办法,但是前期投入太大了,永惠超市的资本实力有限,在他看来,就不应该将有限的资本消耗在前端的农产品基地建设上。

        潘华摇头不已“我们是超市,就应该专注零售业务,专业的事情就应该让专业的人来做。我一直都认为,‘超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才是最适合永惠超市的,在区域内寻找农产品生产或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并进行深入合作,实施点对点配送,同时对龙头企业进行专业培训使农产品的品质达到相关标准……”

        双方依然僵持不下,但张氏兄弟的大哥张宣淞表情从容,不慌不忙,饶有兴致地玩弄着手中的签字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