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山”即桉树砍伐后,一把火将山坡烧光,省去了锄草、去杂的步骤,过火后的灰烬还能给新生长的桉树肥料。

        问题是,桉树可以挺过“炼山”继续生长,可山林里的其他植物只落得灰飞烟灭的下场。长此以往,在桉树生长的地方自然就很难看到其他植物的身影了,对生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说到这,齐政叹了一口气。

        在后世,虽然速生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学术界的观点还不统一。但从单项研究结果来看,桉树“抽机”、“耗肥机”、“毒树”三大罪状早已洗清。

        很多危害生态的后果,说到底都是人类做的孽。但人类这种生物,总是将归咎到天灾上,速生桉就是这样被“妖魔化”。

        速生桉其实是个好东西,用作造林树种和经济树种,生长快,用途广。

        在国外可以看到粗壮的桉树,而在国内,看到的桉树都是一副瘦瘦高高的身材——因为它们还没来得及长粗。

        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农民们在桉树长到三四年的时候就会对其进行砍伐。过于快速的轮伐,就会让长期种植桉树的土地呈现出惊人的耗水量和耗肥量,效益不高,浪费惊人。

        桉树本无罪,却由“摇钱树”沦为“妖树”,细究起来,哪一样不是我们人为的因素昵?

        “桉树种植本身不仅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还能缓解国家木材供应紧张的局面。但是该树种种植密度不可过密,种植时间应达到至少7年才能砍伐,种植期间还应实行多树种搭配混种或轮作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良性发展。”齐政最后建议道。

        付国辉陷入了沉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