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陈教授!”

        叫他的是陈健升教授。陈教授受齐政委托,作为沙漠寻水队的技术指导专家——他也想趁此机会证实自己的“深循环理论”,因此双方一拍即合。

        风沙季节,晚上睡觉要戴口罩,吃饭也要加快速度,否则就是沙拌饭了,这些都是沙漠里寻水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最怕就是碰上起风了,吃饭的时候,常常要在米饭里加水搅和,把沙子沉到碗底,吃上面的米粒;如果遇到特大沙尘暴天气,甚至难以生火做饭……”魏明抱怨道。

        至于饮水,更是要节约喝,水都是从上百公里外运到沙漠腹地的。可以说,在沙漠里待久了,寻水队都跟骆驼一样了。

        陈教授倒是看得开“这样的条件已经很好了,我以前进沙漠那才叫一个难熬。在我看来,嘉谷的后勤已经做得不能再好了。”

        这一点魏明其实也心里有数。

        不是他自夸,环境虽然艰苦,但嘉谷已经尽力做到了最好。

        如今,嘉谷的基层政策已经日益成熟。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多元化,令环境艰苦、生活单调的农业基层生产越来越难吸引年轻人的目光。为了留住人、用好人,嘉谷在新员工入职后,先不忙着培训,先让他们跟班,感受、体验基层生活,并加强心理疏导。

        另一方面,嘉谷提升了基层员工的待遇,并加强岗位晋级培训,为基层员工从低岗位向高岗位迈进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机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