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嘉谷粮油目前在湘省是通过第三方收购,但我敢肯定,很快,嘉谷就将他们的规模化订单种植模式推广,进一步掌控粮源!”益海米业负责人咬牙道。

        他们在南方粮食主产区的大米加工厂不就是这样一步步陷入了无米加工的窘境?

        国内大米种植比较复杂,缺乏规模化,米种也千差万别。即使是互为邻居的两户农家,种植的水稻品种也不尽相同。

        在与农民的订单合作上,没有哪家企业有成熟的经验譬如要让上百万亩农田生产出统一纯度的稻谷,必须要让数万个家庭统一耕种和收割。

        除了嘉谷农业。

        尽管国内的土地政策让食品公司们很难直接持有上游土地,但没关系,嘉谷农业通过与当地的政府和银行合作,给合作者以更低的利息贷款,与成千上万的合作社结成同盟在江右省,他们是水稻种植者;在苏省,他们是水果种植者;在东北,他们是大豆和水稻种植者……

        凭借着这样结成的种植基地网络,嘉谷粮油掌握了优质且稳定的粮源。益海嘉里和国粮集团,不是收购不到稻谷,而是供应极不稳定,而且质量不一,成本上更是远远不及。

        “我已经得到消息,嘉谷粮油与铁路集团合作开通了面向全国的绿色通道,嘉谷大米被国家铁道部签批确定为全国铁路系统专供产品,与广铁等18个铁路局签订产品供销合同,成为中国铁路专供、直供、特供米指定生产企业。”国粮米业负责人苦涩地说道。

        “……”益海米业负责人张了张嘴,“这意味着它彻底打通了交通瓶颈?”

        对于粮食产品而言,物流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谁将物流成本压至最低,或是在消费旺季的物流上握有优先权,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了主动。

        嘉谷集团通过并购建设,已经拥有了一支庞大车队和仓储网络,在全国上百个城市拥有自己的营运网点。如今打通了铁路渠道,简直是如虎添翼。

        甚至于,“嘉谷此举是瞄准了东北产粮区?”益海米业负责人进一步深思,脸色一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