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岛国人在精细农业上确实有一套,他们充分发挥了“你想要什么花样的农业,我就能搞出什么花样的模式”的鬼畜精神,把农业、工业、服务业打通,并且形成第二和第三产业服务于第一产业的创造性模式。

        大田农业、精细农业,是两种不同的模式,嘉谷可以说是两者兼具,但后者发力较晚。某种程度上,说嘉谷是在参考岛国模式也无不可。

        “这很不错。我们国家的农业情况,复杂多样,对于农业发展模式而言,何种模式最适合我国,何种模式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应该是嘉谷这样的公司一直要探索的问题。每一种模式都有其优势与弊端,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文老似乎说起了兴致,语气略显激扬。

        “小齐,你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是有些发言权的。在探索过程中,嘉谷有遇到什么困难,或有什么体会,不妨直言。”

        考察老似乎挺喜欢通过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来了解基层的真实想法,自然不敢打马虎眼。

        齐政稍作斟酌,开口道“就嘉谷的实践经验来看,无论选择何种发展模式,如果没有有效组织引领,效果都不会理想,这是由目前我国农民基本主干力量的普遍认知水平决定的。”

        文老目光炯炯。

        齐政也放开了不少“从多数农村来看,对农民群体的有效组织引领显然是欠缺的。这也导致了,在这些农村,三十年来,全球化、市场化与他们无关……”

        齐政的观点有些犀利,但文老很欣赏齐政的畅所欲言“这点我也承认,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农村的基层组织,大多只能承担简单社会管理功能,而无力承担起发展经济的职责……”

        所以,后世有大学生村官计划……齐政心里默默接话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