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范围内,成功的农产品生产都是有组织的。

        水果中,新西兰的奇异果就是最好的例子。

        它和我们国产的猕猴桃,本是同根生,却命运大不同——一个黄金价,一个黄铜价。

        区别在于奇异果抱上了“组织”的大腿!

        曾经的新西兰奇异果,也因为分散生产而遭遇产业寒冬。为了报团取暖,新西兰两千多户果农在政府的协助配合下,组建了一个统一的销售窗口——新西兰奇异果国际行销公司。

        在这个龙头企业的领导下,新西兰奇异果产业很快走出了困境,并成功将奇异果销售到了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新西兰的奇异果产业就只有“佳沛”一个品牌,所有的农民都是这家公司的股东。

        嘉谷也没有将主视角对准农业种植大户。毕竟,在国内,小农种植户才是主流,而且最需要组织的。

        嘉谷的“农产品上行供应链计划”,也主要是对农业散户进行种植和销售联合辅导,形成产业本地化能力,最终拼凑成“大户”。

        所以针对桂省的水果产业,嘉谷是老套路——大力推动果农组建合作社。

        但尴尬的是,果农们对加入合作社并不感冒。

        ……

        “呃,其实这些年,本地办过不少合作社。但是吧,这些合作社最终都变成了卖农资的地方……”桂省水果行业协会会长陆小川颇有些尴尬地解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