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牧场,得有牛,但奶牛牛源短缺,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奶业发展。去年我国进口奶牛超过8万头,但需求缺口仍然巨大。

        所有人都知道,进口,固然能缓解“牛源”短缺问题,但根本上解决“牛源”问题,还是要靠自己。从长远看,只有加快完善我国奶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才能在牛源问题上不受制于人。

        特别是在三聚氰胺事件后,奶源的短缺,甚至导致大量进口“大包粉”。

        “大包粉”则是业内的俗称,指鲜奶直接喷粉制成的工业奶粉,供乳品企业进行再加工或生产使用。

        基于自身的利益,无论是嘉谷,还是伊力,都不愿意看到进口奶源大行其道。

        “外国把鲜奶喷成大包奶粉,进口到中国,再还原成牛奶,成本特别低,会把国内乳品加工和奶牛养殖业冲击得特别惨。”潘敢怀“哼”了一声,“无论是牛源,还是奶源,再这么进口下去,中国的奶瓶子就捏在外国人手里,中国奶业就要姓‘洋’了。”

        所以潘敢怀从来不觉得嘉谷开放良种奶牛资源是“傻”,相反,这是为了让整个行业生态更加健康。

        说到底,如果产奶的乳蛋白远超标准,而且量还大,谁还稀罕添加“三聚氰胺”作假啊!

        至于“养虎为患”?

        潘敢怀呵呵一笑“真的以为嘉谷乳业的优势只在优良品种上吗?人家的竞争力,是全方位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