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抑制粮价,国家第三次修改了临储玉米拍卖细则,限定参与竞拍的用粮企业主体资格——而嘉谷作为新加入的玩家,却是毫无悬念地得到了参与资格。

        “这次国储玉米拍卖200吨,我们嘉谷成交55万吨,成交价为2007元吨,成本比我们自己采购至少要高出了3……”王昱业叹气道。

        齐政并不意外,耸耸肩“有得有失,不是吗?”

        两人说的,就是嘉谷的玉米收储新变化。

        玉米是“饲料之王”,世界上大约65的玉米都用作饲料,是畜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嘉谷的玉米需求,也主要用于养殖业。更具体来说,是养猪业。

        虽然嘉谷农牧的养猪饲料成分已经多元化,玉米添加配比已经下降到40,但以嘉谷农牧年出栏几百万头生猪的体量规模计算,每年至少需要超过百万吨的玉米。

        嘉谷暂时还没有精力介入玉米种植领域。以往,这些玉米基本是嘉谷自行入市收购。但从今年开始,嘉谷的玉米消费跟“消化国家库存”联系在一起了。

        “我们为国家消化库存,换取国家在农牧废弃物能源化上更多的政策支持,某种程度上,这算是等价交换。”齐政轻松地靠在办公椅上说道。

        王昱业苦笑道“我只怕临储压力会越来越大……”

        不是怕,是肯定越来越大!齐政默念道。

        如果说,国内粮食基本自给自足是基本国情;在玉米上,一个严重的“病症”却是产能过剩!

        这一切,始于08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