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磊感受到了他们灼热的心态,二话不说,直接带领他们前往嘉谷大渔场。

        “这就是嘉谷的……海洋牧场?”萧子全等人有些奇怪,因为海面上除了零星的几个隐约可见的浮漂之外,看不到熟悉的漂浮在海面上的养殖网箱。

        “其实,我们建设海洋牧场,不仅仅是为了养殖,同时是为了修复生态环境,养护自然资源,打造环境优良的海洋渔业生态基地。”何磊一边说着,一边让同行的技术员将缆控水下机器人放入海中。

        技术员在船上遥控水下机器人在海底穿梭,萧子全等人即可在船上的实时监控设备显示器旁,通过水下机器人自带的视频探头,可以看到水下近岸区域丰富的“海底森林”,悠然自得的海参、鲍鱼等无脊椎和贝类生物,以及倏忽游过的大黄鱼、牙鲆等名贵鱼种。

        “嘉谷大渔场可不小呢,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它的十分之一。”看到目不转睛的萧子全等人,何磊笑着介绍道:“在三万多亩的海域上,由近及远,我们渔场设置了四条‘养殖带’。”

        “近岛浅水牧场合理布放了礁石、水泥预制件,营造了珊瑚礁区域,供海参、鲍鱼聚集生长;然后深入部分海域,是海带、裙带菜等海藻生长区,充当海参、鲍鱼的补充饲料,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小鱼小虾、浮游生物来此生长……”

        “再深入一些,是栖息于海水中下层的大黄鱼、冷水性底栖牙鲆等分层次鱼类生长区,鱼类的排泄物又是海参的饵料,并促进海藻的生长;更外层,是壮观的‘巨藻林’,既提供了海洋生物的生长附着空间,又为渔场增添了一层防护……”

        不明觉厉!

        萧子全等人说不出嘉谷大渔场具体牛叉在什么地方,但对于这个基本摒弃了网箱养殖的原生态渔场,都有一种“哇,看起来真的很牛叉”的想法。

        当然,对于食材来说,生长环境再牛叉,也比不过“好吃”二字。

        考察过生产环境之后,评估重点来了——试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