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来,两**oss都做出了决定,丁显也不赘言:“我们战略部做了一个计划,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应该不同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纯商业投资,也不同于传统的财政无偿投入;而是以价值型投资为主,追求长期增值。这样的话,我们需要一个专业的投资团队。”

        “团队没有问题。”金融部大佬苏放马上接话道。

        金融部旗下的“刺客”对冲基金,这几年貌似不温不火,但每年都能创造近十亿美元的利润,是嘉谷集团最大的现金奶牛之一。

        除却对冲基金,金融部还执掌了期货风险部,对嘉谷涉及的大豆、豆粕、大米等多种大宗商品进行套期保值,在资本市场融资投资管理上可谓人才济济。

        “农业产业基金归根到底也是一种资产管理,从项目搜集、尽职调查、项目估值、交易结构设计、项目谈判到对被投资项目进行投后管理、项目退出等各个阶段,我们集团已经完全可以具备了一条龙服务的能力。”虽然只是刚接手金融部负责人的职位,但苏放可以说是全程参与了金融部的成长,因此信心十足道。

        刚加入嘉谷的马定文内心是震撼的。

        他还没来得及一窥嘉谷体系的全貌,但仅仅是眼前展现的蓬勃向上的精神、雷厉风行的执行力和丰厚的人才储备,就让他对于加入嘉谷这个团队再无疑虑。

        马定文的内心波澜无人知,但“嘉谷农业产业基金”的设想在众人的评估中慢慢完善。

        战略部丁显继续分析道:“那么,接下来就是确定基金的投资策略了,包括项目的筛选和投资者的筛选……”

        首先,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产业基金投资的。

        起码像是嘉谷体系内已经形成成熟模式的粮食、油料以及奶牛养殖、生猪养殖项目,不但进入了收益周期,而且收益率相当高,具备了“内生发展动力”,不消说,也舍不得拿出来被人分一杯羹。

        但如果是一些投资周期长、回报低的传统农业项目,就算嘉谷的名号再响亮,也不好使——还是那句话,投资人又不傻。

        好在,正如王昱业所说,嘉谷体系内优质的有潜力的项目还真不少。而且这些项目大多有一个共同特征——虽然回报高但投资周期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