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效的实现农产品的上行,涉及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多个环节,完全打通就需要“过五关斩六将”,逐一破解各种限制因素和瓶颈。

        “要在电商上大规模销售农产品,标准是一个前置性问题。外观标准化、品质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现在看来,生产单位制定的标准,是经得起考验的。”齐政看向嘉谷农业的负责人。

        “相关追溯体系也不错,用户只需一个二维码轻轻扫过去,就能到追溯到是什么地方产的、哪些农户来种植的、在生长过程中喷了什么药用了什么肥、最终的检测合不合格,能不能放心吃等;如果有问题,可以去找谁。”齐政看向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人。

        事实证明,国人在这一块并没有太高的要求,他们不苛求是什么有机产品,只希望生产者用的药、施的肥,不要危害他们的健康即可。

        “还有农产品品牌化的推进,有效地培养、推广了一批靠谱的企业品牌,不是光说什么地区的农产品好,而是什么企业什么牌子的农产品正宗,这才是推广农产品品牌的正确姿势。”齐政看向嘉谷国际负责人。

        国内农产品一般只注重地域公共品牌的打造,却因此出现假冒伪劣层出不穷的问题。像阳澄湖大闸蟹产量只有8000吨左右,可是市场流通有7万吨之多,出现了“洗澡蟹”;洛川苹果产量只有60万吨左右,可是市场上流通的不知道有多少万吨……

        “不管怎么说。”齐政猛的一拍手,笑道:“我从易拼的一帆风顺中,看到的,是嘉谷农产品供应体系从供应链到产业链直到价值链的全面打通,最终通过各位的协同努力,实现农产品上行的突破。”

        齐政的话音未落,会议室里就是一阵热烈的嗡嗡声。

        谁说不是呢?

        一个农产品从田头开始,要经历分选、包装、保鲜、运输、再运输等环节,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经过十多年的打造,大家都知道嘉谷的农产品供应体系规模不小了,但实打实的效率如何,没有一个参照点。

        现在有了——易拼的爆发,足以证明了这个体系能适应互联网的节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