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走私?呵呵,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政府认真起来就没啥做不成的——划重点,“认真”。这么集中的产地,从播种就能预测到斤的产量,敢走私?怕是没见识过我兔的铁拳哦。

        当然,钱也是不能少的,而嘉谷跟着喝汤,如果体现在财报上,那嘉谷就是彻底不“穷”了。

        但很显然,这并没有体现在嘉谷的财报上。嘉谷选择了将这部分超额利益“用之于民”,也获得了空前宽松的发展空间。

        说到这一点,于总裁都羡慕了——人家根本就不稀罕更好看的财报。

        如果是上市公司,资本股东就是上帝,公司运营必须符合股东的利益,一份漂漂亮亮的财报是最重要的;如果是国企,上头也有国资委等婆婆妈妈,稍大点的投资都束手束脚的。

        在这股热潮中,一般人要不关注嘉谷的营收“合不合理”,要不称赞嘉谷的利润率一如既往出色,于总裁则更关注嘉谷的花钱方式,譬如科研投入。

        去年嘉谷两百多亿的科研投入,已经让于总目瞪口呆了;今年有风声说嘉谷将在科研上投入四百多亿,农业学科研人士,甚至生物学科研人士都闻风而动,于总差点把眼球都惊掉了。

        好消息是,嘉谷将加大在生物学基础研究上的投入比重,众所周知的是,基础研究每前进一小步,整个行业都将跟着前进一大步,甚至全人类都跟着受益。

        坏消息是,嘉谷将当前具有的优势,作为长远目标的成本投入,容易获得更大的优势。

        因为技术这东西吧,比女朋友简单,只要你投入了时间和金钱,它一定会有所回报的。科研说到底就是由需求驱动的试错活动,归纳起来只有一条铁律:技术=时间×金钱。

        从目前的形势看,嘉谷能承受长时间的金钱投入——没见嘉谷的财报低于预期,全民都觉得不可思议吗?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认可度。有这种认可度,想不赚钱都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