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泰沉默片刻,喃喃道:“这样一个企业,究竟是……怎么做大的?”

        按他的商业逻辑,实在很难理解嘉谷的“扶贫路线”。

        是,在大农业领域,跨国粮商也普遍向上追溯生产环节。如四大粮商,在播种初期,即与农民签订合约,提供种子、化肥、农药乃至农机具、金融等,至收获时再从农民手中以约定的定价模式来收购农产品。

        大家都是全产业链布局,但他们的全产业链,与嘉谷的全产业链,并不是同一个“全产业链”。

        简单来说,四大粮商的“全产业链”各有侧重——ADM以注重研发著称,不断通过化学研究推动在相关领域的扩张;邦吉以注重从农场到终端的产业链完整性而著称;嘉吉一直很注重粮油物流环节;路易达孚则非常重视通过期权期货来平衡农产品的交易风险。

        嘉谷的“全产业链”乍一看,似乎与邦吉一样。但人家邦吉哪里像嘉谷这样,会投入到改造先天条件极差的环境中去?不是条件好的地区,邦吉还不稀罕嘞!

        同样的资金,投入到哪里不能带来更高的回报?嘉谷这样,一点也不符合商业逻辑,让安博泰来评价就是“自寻死路”。

        但偏偏就是这样的嘉谷,发展到了让他们都不得不忌惮的地步。

        太田明夫对嘉谷,甚至说对中国了解更深,对此是有他的理解的。

        他脸色变换,最后沉声道:“这是中国的剧烈上升期啊,在这个大型经济体的上行周期,个体或公司的成就,会以几十上百倍的规模放大。”

        这是这些年来,太田明夫看着嘉谷以一种难以理解的速度崛起后,最深的感悟。

        国运好,个人才能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