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的,杨博此次的言论得到了很多附和。

        “国内是发现了首例非瘟疫情,但不用过度惊慌,疫情已被有效控制!”

        “不必谈‘非瘟’色变,非洲猪瘟并不是洪水猛兽!”

        “……”

        这样的媒体标题,在首例非洲猪瘟被公布后的几天时间内,几乎成为了主流。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几天谣言乱飞,朋友圈里到处是各种标题惊悚的非瘟谣传。

        虽然非洲猪瘟不会传染人,但关心食品安全的消费者似乎已经不敢吃猪肉了,导致市场上猪肉价格一时间大幅下跌,这是所有从业者都不愿意看到的。

        尤其是南方的同行,觉得非瘟离他们远着呢,没必要大惊小怪的,反而是猪肉价格的暴跌更令他们操心。

        提振市场信心、辟谣,才是他们乐见的。而嘉谷农牧的“如临大敌”,并不为他们所喜。毕竟,这有渲染恐慌之嫌。要知道,不少谣言就是以嘉谷养猪场的如临大敌作为“佐证”的。

        得到众多声援的杨博大喜,立马闭关码字,半天的时间,终于撰写了一篇自认为更有“内涵”的批判文章。

        他兴冲冲地拿着文章来到主编面前:“我们要乘胜追击,这一次打擂台,我要让嘉谷灰头土脸的。”

        媒体,尤其是大型媒体,总是有一个错觉,仿佛所有的思想和思路,都是诞生于己,最起码是从自己这里传播出去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