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要有仪式感。

        嘻嘻哈哈腻歪在一起的李大伟和桓芊芊都是一脸肃然。

        孩子们,所有家臣都站着,齐声念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赵老四俩口子眼中充满了艳羡,因为眼前这些‘干事’,‘执事’们都会,一百多个孩子也都会。

        这还没完,大家继续念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后来的几个孩子眼中都充满了渴求,上学是很多人不敢奢求的梦想,读书人都有着超人一等的优越感。

        而眼前,这一百多人包括孩子,全部都是‘读书人’

        李大伟对于这个‘仪式’还是认可的,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思想教育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灌输于平时的点滴之中。

        吃饭的地方比以前好了很多,最起码搭起了一个棚子,四面透风。四方桌,长条凳,每桌8人,二十几张桌子排开,每顿饭都像是吃席。

        李大伟转过头,环视一眼,大家都安静的看着,李大伟清咳一声,说道:“大家辛苦了,吃饭!”

        还是那简洁的风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