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辩解,却将罪责说得一清二楚。可见陆丞相的口才之深沉。

        刑部尚书立刻站出来,正气凌然:“禀皇上,臣认为事实已经摆在眼前无需多疑。放眼整个天下,如今和洛尚书最不对眼的人就只有相国侯,此乃动机,这是其一。臣等听闻洛尚书铁面无私,在奉旨处理相国侯一案,更是大被天下人所赞赏,天下人都知道,但凡相国侯中他所不该有的,洛尚书早已经把它们给了南江百姓。如此说来,相国侯穷到要用这御赐的贵重之物卖杀手一条人命也未可知。况且,洛尚书名声正盛,他的性命怎么可能是个简单的价格。此乃其二。”

        户部尚书一脸赞同赞扬地站出来,恭敬道:“不愧是刑部尚书大人,分析得条条是道。臣附议,请陛下给为民请命的洛尚书一个公道。”

        陆丞相毕竟是官场老人了,对于皇帝的个性更是再清楚不过。他不可能再给柳贵妃一个让皇帝还不死心的余地,也不会给皇帝帮相国侯说话的余地。

        户部和刑部都是陆丞相的人,他们三个人几句话便将利害关系分析得再清楚不过。这件事没有押后的余地。

        此等红脸白脸,双簧唱到了这个份上。百官也适合表态了:“臣等附议。请陛下给洛尚书一个公道。”

        朝堂上如今大多数是陆丞相的人,相国侯的人都受着调查呢,就算没受调查,如今这个情况,没被牵扯进去就算是好的了,谁还敢说话。中立的官员就更不必说了,单是洛云瑶本来就是中立的一员,况且他还那么出色,自然帮他说话。

        一帮朝臣跪倒在地,等着,或者是说逼着皇帝给个交代。

        一手策划了这场大戏的秦璟颢早已经入列,静静地听着看着他们。漫不经心的样子仿佛还是那个不理政事高高挂起的闲散将军,似乎这场讨论的结果与他无关,他只是等着下朝。只有偶尔抬动的眉睫透出他的心事。

        血债血偿,这还是轻的了。

        皇帝暂时扣押相国侯的旨意还没到达相国侯府,就因为听闻相国侯反了而折了回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