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特殊的,毫无死角的观察模式,让陈弈感到十分新奇,他尝试着总揽全局,发现所有被感知雷达描绘出来的建筑加起来,也不过占据了感知雷达整个范围的一小块地区。就好像湖心的一座小岛,周围还有大片的黑暗等待他去扩展。

        陈弈又试着仔细观察细节,发现在自己的感知力,两栋楼之间的距离,中间有什么障碍物等细节都尽收眼底;而对于他周围的混凝土墙壁是否结实,排水管是否已经生锈之类不那么表面化的东西,在感知雷达里面,也无所遁形。

        陈弈睁开眼睛,用眼睛和感知雷达一起观察这个世界,在视觉的补充之下,感知雷达当中的迷雾飞速的褪去,视线所及的部分,几乎事无巨细,无所遁形。

        这种好似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的奇特体验让陈弈突然感觉自己似乎无所不能,然而当他企图追踪戴安娜的行动路线的时候,却发现那只不过是一个错觉:距离越远,感知雷达的东西就越发模糊,只有在身体周围不到五十米的部分,才能够有那种无所不能的感觉。

        弄清楚了自己变化了的感知雷达,陈弈并没有忙着去追逐已经跑得快没影子的戴安娜,而是进一步尝试着用听觉感受这个世界。

        声音,是人类感知世界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虽然人类的耳朵对于声音不如视觉那么敏感,可是依然能够在几十层高的大楼顶部,听到楼底下传来人们的喧闹声音。如果自身的环境并不是很嘈杂,甚至可以轻松的分辨出楼下喧闹的人群,在大概什么位置。

        既然如此,如果将声音和感知雷达结合,又会是什么情况?

        陈弈的听力仅仅处于普通人的水准,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然而随着仔细去听周围的声音,感知雷达反映出的3d世界当中,却出现了一些细小的动态画面。风吹过屋顶旗帜的猎猎声、水箱漏水的滴答声、小鸟的鸣叫声……这些声音在感知雷达的当中,转化成了一些动态的画面:旗帜在风中摇曳,水箱滴下了一滴晶莹的水珠,鸟儿们愉快的跳来跳去,飞来飞去……

        那么,触觉和嗅觉又能提供什么变化呢?陈弈继续试验。

        触觉仅仅提供了周围的温度变化和气流的运动的数据,反应在感知雷达当中,是类似于红外摄影的等温线;而味觉却没有什么建树,让陈弈好生失望。

        如今陈弈的感知雷达当中,不再是一片漆黑的迷雾,而是一个在用温度色差、有动态影像、有生物运动的3d场景。当陈弈暂时关闭主动扫描的感知雷达,仅仅用最基础的感知域——就是那种让他多次被恶意波动所惊醒的那种对异能波动的能力,去感受周围的世界时,他发现感知雷达当中出现的那个3d世界,依然能够随时调用出来——只是范围小了一点,也不能随时更新最新状况罢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