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瞒先生说,赵某以前也并非如此,我为官半生,虽然不似诸多地方官那样欺压乡

        里,横行无忌,不过,确实也没有像如今这样在意过寻常百姓之事。赵某有今日转变,全赖一人之功啊。”

        中年男子有些好奇道:“哦?赵太守封疆大吏,又是本郡豪门,是何人有如此能耐,敢教大人如何为官?”

        赵煜的身上之中忽然露出了几丝景仰之色。

        “说起这人啊,那可是世间罕有的少年英雄。他身负皇族血统,年纪轻轻,大破张角贼军,又安定地方,安抚流民,数年之间,使得数十万百姓安居乐业,之后更是北上雁门,抗击胡虏,屡战屡胜,就连赵某和那不成器的犬子,也是多受他点拨影响,对他钦佩万分啊。”

        中年男子恍然大悟:“太守说得莫非是雁门太守刘赫?”

        赵煜笑道:“不错,正是此人。不过元化先生消息落后了,数月前他已经迁为朔方太守,讨虏校尉,雁门太守如今是朝廷崔廷尉幼子崔州平。”

        “原来如此,某行医各地,也久闻这位刘太守的英名,确实是一位难得的人杰。”

        “呵呵,日后有机会,当为先生引荐。”

        赵煜说完,命下人托着一个盘子过来。

        “先生偌大功劳,难以言表,些许心意,还请先生笑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