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荀彧这一番长篇大论,刘赫也是皱起了眉头。

        “这倒着实是个麻烦事。西羌各部总人数不下数百万之多,他若能联合其中两三个较大的部落,短时间内凑出十多万羌兵,也是轻而易举。若有这般实力,朝廷至少也要派出二十万精锐,方能克敌制胜。这耗费可就大了,而且二十万兵马,占了如今可调动军队的六成左右,若还有其他暗藏的刘焉党羽来犯,则事情愈发紧急。”

        这时,荀攸说道:“微臣以为,此事并不难解。”

        刘赫有些惊喜道:“哦?公达有何妙计?”

        荀攸竖起了两根手指:“两条计策,可破韩遂。”

        “其一,荆州虽对朝廷,貌合神离,然而其主刘表,终究是大汉宗室,与陛下同宗。陛下受禅登基,有天子诏书,群臣拥戴,更兼实力雄厚,他自然无话可说。而那刘焉,却是何德何能?他公然称帝,臣料刘表定然心存不满。陛下可遣一能言善辩之士,前往襄阳对其加以拉拢,若能令其出兵入川,则刘焉定然首尾难顾,无暇援助韩遂。即便刘表不肯出兵,可只要朝廷使者前往襄阳一事为刘焉所知,以此人心性,定然有所怀疑,如此便会加派重兵防备荆州,自然也不会再有余力来对付朝廷。”

        “其二,对于西羌之事,一句话: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韩遂可以结盟西羌部落,莫非朝廷就不能么?西羌虽与鲜卑等部有所不同,然而大体却是一致,皆不善生产,以游牧或渔猎为生。他们之所以选择与董卓、韩遂之流合作,无非是想要换取我大汉的粮食、布匹、盐铁等物。可韩遂能有多少物资?岂可与朝廷相提并论?”

        刘赫听得连连抚掌:“果然好计。连携羌人之事,朕看来非商行莫属了。”

        不过说完之后,他旋即再次皱眉:“可是,前往襄阳,不知派谁去为好?而且第二计未免太缓,只怕非一两年所能完成,这期间,韩遂见我迟迟不对其用兵,只怕会愈发猖狂,也更加助涨了刘焉以及其他有心反叛之人的气焰。”

        荀攸想了想,说道:“若要去襄阳,臣倒是有一个人选,思来想去,非此人不可担此重任。至于这急缓之事,恕臣无能,一时也无良策。”

        刘赫鼻孔出长长呼出一口气:“嗯……想来,只能一边在关中地区屯下重兵,威慑韩遂,之后再慢慢见机行事了。对了,公达所说的人选是何人?”

        荀攸恭敬回道:“便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