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卓逸王向自己呈现的回忆中,虽然他的确是生性喜战,侵略了周边的大量国家,但叶朔觉得,他在史料上被“黑”得实在有些过了。

        不管怎样,他的政绩还是明摆着的,紫楚国在他那一代,版图也曾得到了高度扩张。并且除了被芷泠迷惑,卓逸王的为人,实在是并不好色,为何在历史上竟被篡改得如此面目全非?且即使是一些与紫楚国八竿子打不着的文章,论及昏君,也必然以卓逸王作为反面教材!

        若是不知史实,单看这记载,卓逸王简直就是残暴昏庸,人人切齿,但这样的叙述大篇幅失实,似这般不遗余力的抹黑一个人,以叶朔贫乏的历史知识,也能判断出,必定是出于政敌之手!

        奇怪的是,这抹黑前代君王之事,也并非仅此一例,但其他人的冤案,即使在当代尚需避讳,到得后世,也总会有史学家为其正名,重新给他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而这卓逸王,却是被一黑至今,除非是,他的政敌,现在仍然在位……而要说紫楚国的最大政敌,自然非苍平国莫属!

        叶朔心中“咚”的一跳,连忙仔细查看附录。文章大意说道,未子兮作为辅政大臣,虽然时间短暂,但他的政绩却是不容忽视。并详细列举了由他上谏,所推行出的一系列新政等等。

        文章最后还评价称,他的生命只如昙花一现,便随着苍平国覆灭,如果他能活下去,必将会成为一代枭雄。

        如果他能活下去……叶朔无意识的捏紧了书卷。那么谁又敢说,他又必定是并未活下去呢?

        未子兮其人,叶朔在卓逸王的回忆中曾经见过,不过在紫楚与苍平两国的长年战争中,他最多也只能算是一个小配角,当时自己并未在意。现如今,对于他的回忆,也随着这篇文章,一幕幕

        的涌现了出来……

        在卓逸王受芷泠迷惑其间,忠心耿耿的右丞相曾屡次进言,请求大王勿要因美色误国。卓逸王一概置若罔闻,最终右丞相心灰意冷,预言了紫楚国必将自卓逸王手中而亡,不忍亲见,当众自尽。

        右丞相之子未子兮,亲眼目睹父亲尽忠而死,对卓逸王恨之入骨,一怒之下投向苍平国。在紫楚国兵败后,那对卓逸王囚禁千年的惩罚,也是由他提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