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还没拿出来的时候,铁门开了,闪出来一个干瘦的身着“协和服”、戴着“协和帽”的中年人。
那么什么是“协和服”呢?它是伪满洲国的制式服装,草绿色的制服(类似中山装)称“协和服”,还有“协和帽”,就是像侵华日军军帽那种窄顶的帽子。尤其是这“协和服””更是一种别有用心刻意设计的伪满服装。其实,当时的日本人上班很讲究,是穿西服上班的。可自从日本人占领东三省之后,为
体现“日满一德一心”的观念,就设计出草绿色的服装;穿着对象不分日本人还是满洲人,不分上下,官大的服装质地好,并有肩上显示级别的黄佩带,官小的,服装质地差无佩带。还要强调的是,裤子无论官级如何,都一律打裹腿,来显示是战时装备服装。“协和服”背面是这样的,领子为立翻领,上部有一横条;中间有一条自上而下的折叠缝隙,腰部横条将左右两个部分连接在一起,表示“日满一德一心”。
“我说几位天刚亮就折腾,有什么大事?啊……”这人还不住地打着哈欠。
“哪来那么多废话,开门。”骆霜晨手里拿着勃朗宁手枪,显得很不耐烦。
“啊……我说上校长官!您真是军政部的?”
“给你看看老子的证件!耽误老子的大事,我先枪毙了你,老子可是有特别调查权的。”骆霜晨把自己的证件和姓康的科长开具的搜查令递给那个瘦子。
那个瘦子仔细一看,傻眼了,“啊——真是军政部大员!您开车进来稍等,我们值班的陈副所长在楼里,容小的打个电话。”这家伙满脸陪笑地打开了黑铁门。
骆霜晨拿出派头,转身重又上车,龙四海发动汽车开进了训练所大院。
那个子瘦把大门关好,钻进了门房,不一会儿就出来了,点头哈腰,“您开车直到大楼门口就中,陈副所长请您进去。”
龙四海猛一踩油门,汽车沿着两侧栽满油松的主干道径直开到了四层青砖楼门前,车刚停稳,就见楼里跑出来一个五短身材的“中分”男子,面色黝黑,雌雄眼,八字胡,边跑边系扣子,“哎呦呦,哪阵香风把几位高官吹来我们这小庙啊?里面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