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只有两家惠民医署,如果排队看病,好点的等三五个月,若久的等上一年也是有的。”

        元卿凌震惊,“只有两家惠民医署?京都这么大,怎么可能应付得来?”

        “京中各处都有医馆,只是不是寻常人能看得起。”宇文皓郁声道。

        元卿凌懵掉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啊?朝廷难道就不能多建几所惠民医署吗?”

        “没大夫。”宇文皓牵着她的手从人群中挤了出去,才慢慢地解释道:“但凡学到医术出师的,都会选择自己开医馆,怎么愿意到惠民医署供职?公食钱就和做一个衙役差不多,学医数年的人,自然不愿意这样平庸。”

        “那如果重病之人,排不上号,或者也看不起医馆,那怎么办啊?”

        徐一先回答,“那就没办法了,有赤脚大夫找赤脚大夫,找不到赤脚大夫,那就等死。”

        元卿凌听了这些,心里不舒服。

        但是,这些局面她也没有办法改变。

        一路回去,她也比较沉默。

        她家里所有的成员都基本是医务人员,对医疗卫生的问题是最为关注的。

        聚会的饭桌上,讨论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医疗条件,器械的进步和药物的研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