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的梧桐巷大抵是落寞的,就连喜爱乘凉侃侃而谈的老先生们也不太愿去,大概是那梧桐树老落叶太烦心了吧,梧桐巷那几户小家连自家瓦片落满了叶也没去管,何况是无人问及的梧桐树下。

        要说这洛城有三奇观,洛水自离山倾斜而来引无数白面儒生来此作诗饮酒,可叫人搬一桌椅去听,不过大抵是“洛水东来倾盆去,不见当年卖酒娘”这种不入流的诗词。

        倒是城里的几条巷子来历不凡,东边的海棠巷是扬名天下的大诗人李太白故居,只恨其因为在朝堂口出狂言“满朝文武如那摆摊妇人!无病哭惨,朝廷需其出力却相互推诿,当须知朝堂杀贼名犹在万古堪称大丈夫!”结果满朝文武闭口不言,当今圣上也觉得过于狂傲,第二日一道圣旨下来美其曰去那西凉加官,可那百官肚中都明确,去西凉再高的官也是被贬,毫无实权。

        当然这和巷子也无关,只是当时的县令为了讨要李酒仙的一字一词托人从西边带来的海棠种子,可这海棠在李酒仙还在洛城还是是气息奄奄,在李酒仙离开朝堂去游山玩水坐那快活神仙的时候却开的独树一帜,几条巷子的小孩都眼馋的狠恨不得搬回自己家去。那主簿路过都得感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题词此巷为海棠巷。

        这杏花巷呢盛产小家碧玉,城里的富贵人家可都掰着手指头等着这里的小娘子成年到待嫁的年龄呢。

        火红巷这名字的确不怎么和其他巷名着边,可这是如今大将军司马家,大将军还是一个百夫长时期望自己能在军伍能得到赏识特地将门口巷子改了一个吉利名,也不知是不是那迷信起的作用,那只是校尉的司马被当时的老将军看中拿下几次硬仗就平步青云接过老将军的虎符。

        到了这梧桐巷可就不一样了,别的都是住过栋梁之材,出过名将或盛产美酒,这巷子就不一样--大抵是晦气吧。

        从建安元年的二十户人家到现在的散户加起来也只有四户可住人的楼房,可谓是败井颓垣,不过这老梧桐树应该是这最古老的存在,比那城墙还要老上几年。

        “先生说,最高的树叶总会比下面的多吸收些日月精华,长的也更饱满!”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指着树最顶上,虽然也看不到最顶上枝叶如何茂盛,但她坚信上面有最大的梧桐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