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城外的章水,南起交洲北汇大江,汇大江之口有一洪涝冲出的汲水大湖,小洪小涝到这大湖便没了影。保扬州下游百姓不被年年涨水的大江所困扰,此地也是当年龙虎山天师张道陵取出地下龙脉之地,龙脉遇水化作蛟龙顺水而下。因此也有传闻是因龙脉缺失坍塌成湖,扬州百姓都认为是张天师未雨绸缪设下与大江和扬州地界的缓冲之地,故称为彭泽。

        此刻彭泽上有一艏巨型福船屹立在落星潭之上,湖中有着一座天上陨星坠落,官家委托能工巧匠打造的亭子,亭中正坐着一位白胡子老人,似乎在等着谁。

        南边不远的夜幕中惊现一抹白光,白影飞行于天际月光之上。不一会儿一只白鹅就落在亭子外边,上边坐着的一白面书脸色有些阴沉。起身落坐到白胡子老人对坐,欲言又止,大有一张嘴就会破口骂之势。

        “我知你心中之气啊,不过你早已久居朝堂之外,要不是兵部尚书还在,兵部侍郎这职位大臣都快认为是空职了。还有国政乃世事易变,你曾经撰写的近乎完美契合大梁军队的政律法也得在今日作出改革,百废待兴,废除的官职爵位,地方律法不都得有人操办?难免一时不齐全,所幸诸葛侍郎出山必将安稳三军!”

        白面书生也没看茶,只是冷笑道;“一时不齐全?我看是穿龙袍的屁股没坐热想法却是一道又道,急于功成,一事无成。你去瞧瞧扬州渡口镇府,我唤几条野狗都能给拿下,如此就是所谓的军政改革?”

        白胡子老人从袖口拿出手帕擦了擦汗,他并不适应扬州的热意,也适应不了北方州郡的冬寒,只有待在京城才能安逸睡觉。

        “朝堂如今党争严重,连皇帝陛下都站稳了队伍。你也看见了大将军求功心切强行破开梧桐树洞天拉拢宗派修士,虽然拉近朝堂与山门的间距,可也面临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便是修士当入职文武哪一类?陛下自然是不愿去指派四山五岳自视清高的弟子去当任地方官员,于是就放权给大宗派,让他们自行安排。大将军肯定是最需要庙堂之中有支持他,他也好去西凉和马老儿战上一战,论一论世间兵法谁强谁弱。所谓的兵部尚书令和大将军共同推出的军政律法不过是收揽修道弟子的一帖请帖,可搞得现如今大梁各军镇怠惰演练也是他之过,望先生不要怪罪于圣上,怪罪于大梁王朝啊!”

        诸葛幕府冷笑道,大抵是不信其中只有大将军和兵部尚书两人参与,眼前的老狐狸估摸着也篡改了大梁百年以来城镇律法来招揽宗派站队。

        宗派其一人当官背后便是一山门数千人弟子,千人又福泽一郡县,被万人供养,所以说修士秉政人人抢之。

        “咳咳,我知你信不过老朽,我也得向百姓认错。平日天天嚷嚷着早些辞官养老的老头子今儿却得被昔日友人绑在战车上与大将军对峙,你说我图啥嘞,过个三五年我帽子没了人也就没了,再多弟子门生也抵不过这吧。可我终究是从恩师手中接下的担子,本来看好先生你想把担子托付出去,罢官归乡。可我恩师的其余门生看不清事理,不允啊,他们非的做党派相争之事来谋取大权啊!”

        老人无奈地看着湖面倒映的弯月,半月就如朝堂势力党派,泾渭分明。可终究还是只为自身利益着想,自己是么?应该也是的,不也要为了恩师众多门生的未来着想?

        “别人不知你为一纸律法付出多少,老夫是知晓的,所以有意让你做我这宰相之位。我惜才初听闻你出山游历四方,知你会恼怒兵部新颁发的律法,快马加鞭赶至于此。你若不愿看在我一糟老头子脸面也多为大梁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着想啊。庙堂之上有诸葛辅佐才能再续大梁盛世,愿君三思。”老人将虎牙符放于石桌台上,轻轻推向白面书生,哪还有朝堂之上老狐狸狡黠的样子,只是一迟暮老人罢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