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战果,和喋喋不休的清谈,二者比起来,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该听谁的不该听谁的。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关北地区的书记下到村里去,却被一个小娃子好顿嘲讽。小娃子对他说,前一阵子,鬼子来扫荡,他帮着武工队的叔叔,亲手把个鬼子兵吊在树上,活活勒死!他问书记,你杀过几个鬼子?

        关北地区的书记一个字都说不出来,闹了个大红脸,灰溜溜跑回来。一群地方书记、县长找到了翁钦塬,请他给自己等人主持公道,让军队归还地方权力。

        可翁钦塬却知道,自己等人之前就毫不留情的下了何远的面子,这会儿还想要让何远没有任何条件的低头?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何远要是那么容易低头,你以为南进支队能在这样险象环生的地方站住脚吗?

        不过,想来想去,翁钦塬还是必须得来这么一趟。毕竟,地方工作才是他的工作重点,而他采取了先说服孙鹤峰的策略。毕竟,孙鹤峰是政委,也算是说了算的,而且是地方工作者出身,交流起来容易一些。等到把孙鹤峰拿下,再用孙鹤峰去跟何远交涉,那就容易许多了。

        可惜,孙鹤峰不上他的当。

        何远笼络人心很有一手,孙鹤峰被他一贯以来的重视和处处着想所俘获,对他早就死心塌地。最近的民兵工作,他也没有少出力,而且,随着政治部的建成,何远也跟他商量着,让他利用政治部做了很多在他看来很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他正在着手于带领专业的测绘人员,按照百姓的讲述和实地考察,绘制全面、细致的太南及相邻地区的作战地图。这是事关到作战的大事情,容不得半点儿的大意马虎。孙鹤峰很少被交给这样重要的任务,一时间,开心的不得了,更是没心情管翁钦塬的事情。

        xs63不过,何远现在倒是没有时间去过多地搭理郎博浜,派人嘱咐他好好办事、别惹祸之后,就在自己的司令部里面,接待了带着人前来‘谈判’的书记翁钦塬。

        当初,翁钦塬和县委的领导同志,是一致不同意搞什么全民皆兵的,觉得这简直就是在胡闹!而且,他们觉得,各地的百姓出于‘好男不当兵’的想法,是绝对不可能配合这种行动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